《少女》
作者:湊佳苗
譯者:王蘊潔
出版社:皇冠
出版日期:
2011/04/25
由紀和敦子從小就是最要好的朋友,曾經偷偷交換著無數的小秘密,只是,如今那些都已經過去了。長大以後的秘密,總是比小時候複雜得多,而當秘密越難開口、越積越多,曾經的死黨也會越來越陌生,就像由紀和敦子。
高二放暑假前夕,兩人從轉學生紫織口中聽見一件很震撼的事──原來,紫織曾經目擊好友
自殺!她那感傷中又摻著興奮的口吻彷彿在炫耀「我和妳們不一樣」,令由紀和敦子好羨慕。她們也好想看看,一個人呼吸驟止的那瞬間是什麼表情?更重要的是,
看過了之後,自己會不會也變得「不一樣」?不約而同地,兩人決定了暑假計畫:她們要看自己周遭的人演出最完美的死亡!
兩名少女瞞著彼此,悄悄開始了與死神的較勁,卻沒料到竟因此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,計畫也逐漸失控……
湊佳苗一人分飾多角,深刻道出少女們內心明亮又陰翳、純潔又複雜、熱情又冷酷的多重面相,以及對自我的疑惑、對友情的期待,與脆弱怕受傷的微妙心理。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帶著伏筆,故事背後隱藏著另一段故事,情節環環相扣之餘,結局更將令人大吃一驚!
少年不識愁滋味,愛上層樓。
愛上層樓,為賦新詞強說愁。
十七八歲的如華少女,正是「為賦新詞強說愁」的年紀。在由紀、敦子和紫織的想像中,死亡本身是神祕卻也淒美的,就像粉紅色的紛紛落英般浪漫。能夠親眼見證
死亡,是可以拿來對朋友誇口炫耀,一件讓自己顯得很「酷」的事情。但是,真的是這樣嗎?一個人在死前和死後,始終沒有具體量化的證據證實人體結構有實質上
的改變,儘管有人言之鑿鑿的宣稱發現「靈魂的重量」,卻連死亡的定義都說不清楚,是呼吸終止的瞬間?是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刻?還是醫生口中的腦死宣判?
從沒有人可以真正決定另一個人的生死,包括他自己。生命不是一場遊戲,「game over」之後按一下「再玩一次」就可以重新開始的那樣單純容易。
記得幾年前,有種專為無法養寵物的現代城市小孩而設計的「電子雞」曾經紅極一時。就像真正的寵物一樣,從破蛋之後,你必須餵牠、養牠、幫牠洗澡、陪牠玩遊
戲,甚至是幫牠清大便,太久不餵牠不理牠,這種電子雞也是會死掉的。當時幾乎人手一隻,小孩瘋,大人也跟著一起瘋,但電子雞衍生出的問題也隨之而來,最讓
人憂心的是,在孩子的眼中,生命的價值一個指頭就可以搞定。
「繼續活下去似乎有點難。我要重新啟動。再見。」
故事以一封遺書揭開序幕。
敦子、由紀本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,但在一次偶然的事件後,兩人的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,儘管表面上平靜無事,但檯面下卻早已掀起波瀾巨浪,兩人的情誼受到嚴
苛的考驗。就在此時,轉學生紫織適時介入兩人的友誼,在一次的午餐時間中,提到好友驟逝對自己的震撼,以及自己對死亡的了悟。對紫織的經歷又羨又妒的由紀
和敦子,暗地裡彼此互相較勁,對即將到來的暑假有了新的安排:親眼見識死亡。
於是敦子來到老人養護院,由紀選擇到重症兒科病房,兩個截然不同的族群,生命卻同樣在呼吸間掙扎。陪伴這群與死神拔河的人的過程中,兩人過著截然不同的日子,但隨著故事的發展,紛亂的兩條主軸逐漸收攏,由紀和敦子終於見到了她們原本期待中的畫面。
「死亡一點都不淒美,只是變成一片空白,然後消失而已,就這麼平淡。」
是的,死亡一點也不「酷」,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經的階段,但當死亡真正近在眼前的時候,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,更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,留下的,只有斬釘截鐵的徹底分離,和親人無止盡的思念。
故事從一封遺書開始,以一封遺書結束,《少女》一書結構完整,情節緊湊合度讀來絲絲入扣。繼《告白》、《贖罪》之後,湊佳苗延續她的一貫風格,獨特的告白
式敘述,以「我」著眼,一段又一段的自我剖白,呈現事情不同角度的多樣面貌。也由於是從「我」代入,讓讀者無法從書中人物抽離,直擊每個人內心深處,最赤
裸裸的真相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