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兩個威爾》Will Grayson, Will Grayson
作者:約翰.葛林&大衛.賴維森 John Green & David Levithan
譯者:黃涓芳
出版社:尖端
出版日期:2011/05/17
一個寒冷的夜晚,在芝加哥市區某間成人影視店裡,兩名威爾陰錯陽差地相遇。當命運將他們引向意外的十字路口,兩名威爾.葛雷森的生命彼此交錯,並邁向未曾預期的方向。
兩條原本平行的人生道路,在名為「泰尼.庫柏」的十字路口交叉。泰尼是個身材龐大的美式足球攻擊線鋒,也是個性絕妙、才華洋溢的音樂劇創作者。
在新舊朋友的推波助瀾之下,威爾和威爾展開各自的戀情。同時,他們見證了一齣震撼人心的高中音樂劇演出。
嘗試→錯誤→嘗試→錯誤→嘗試→錯誤→嘗試→錯誤……兩個威爾在青春中摸索,為親情、友情、愛情等種種人際關係迷惘,希望找到理想的答案。
威爾‧葛雷森+威爾‧葛雷森=?
如果這是一道數學式,那正解將則必然是「兩個威爾‧葛雷森」,但如果這是一道人生習題,答案想必比「兩個威爾」還要精彩萬分。
在
台灣,要遇上個與你同名同姓的人似乎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,只要你的父母幫他們的寶貝孩子取一個「菜市場」一點的名字,然後又剛好不要姓到一個太與眾不同的
僻姓,那麼你走在路上遇到一個跟你同名同姓的人的機率,可能也不會比你走在路上發現有人跟你撞衫的機率低。每年聯考後,總會有人統計榜單上的菜市場名,然
後你就會發現,原來台灣光是同一屆的學生裡,就有這麼多不只是同名,甚至連姓也相同的人,於是同一個班級裡出現二個、三個、甚至是更多的怡君啦、雅婷啦一
起當同學,也不是什麼稀罕事。
《兩個威爾》的作者之一大衛‧賴維森,就是在大學時期遇上一個與他同名的男孩,而且又常常發生遭人誤認的趣事後,大衛就深深地覺得,兩個同名同姓的人相遇,「這之中一定有個故事」,一定可以激出更多的故事火花,於是大衛找了個合作夥伴,共同腦力激盪出「兩個威爾」的故事。
住
在艾凡斯頓的威爾‧葛雷森恪遵兩條規則:一、別太在意;二、閉上嘴巴。他相信,只要完全遵守這兩條規則,就可以完全避免哭泣。住在納波維爾的威爾‧葛雷
森,老是沉浸在憂鬱情緒中,總是掙扎著該自殺還是殺死周遭所有人。對納波維爾的威爾來說,人生裡唯一值得在乎的,只有在網路聊天室認識的以撒一個人而已。
你
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情景,怎麼考也考不好的學生,手裡拿著一張零分的考卷,嘴巴上卻說著「我一點也不在乎成績」。其實很多時候,「不在意」只是我們對於無法
改變現狀的無奈,不是我真的不去在意,只是我在意再多也無法改變既有的事實,那倒不如不要在意。況且,如果真的不在意,你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,也就無所謂
在意不在意的問題。簡單的說,只要你出現「我不在意XXX」的念頭,基本上這個XXX就是有出現在你的意識裡,那你又怎麼能說「我不在意」?所以也不應該
有艾凡斯頓的威爾好像在意珍妮又好像不在意珍妮的事情發生,因為珍妮老早就占據威爾的心,只是威爾不肯承認罷了。
這
句話對納波維爾的威爾來說,實在是太恰當了,(這句話其實也是艾凡斯頓的威爾對納波維爾的威爾說的話。)生活就像一張看過一千遍一萬遍的舊報紙,沒有新
聞,也沒有重點,唯一的寄託是網路上認識的以撒,威爾對以撒的幻想,遠遠大於以撒實際可以給予威爾的慰藉。友情往往不是這麼簡單,與一個人面對面都無法真
正了解另個人的真心,更何況是透過電腦螢幕,與網路另一端的人交心。在獲知以撒的真面目後,威爾幾近崩潰,幸好,他的身邊碰巧有另外一個跟他同名同姓的
人,在絕望的谷底拉了他一把。
《兩個威爾》其實就是從兩個威爾的觀點各自表述,透過友誼、愛情還有校園生活,交織出一個關於青少年自我認同的故
事。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故事是由兩個人合力完成(葛林負責單數章節,賴維森負責雙數章節),兩份手稿各自發揮,最後卻又必須湊在一起,於是有些情節感覺牽
強有瑕疵,例如原本很煩人、根本無法溝通的媽媽,卻在納波維爾的威爾出櫃那天瞬間變得開明又理性;或是曾經愛上至少三千九百個人,而且愛上的人也絕對不會
交往超過一天的泰尼,最後卻情歸一點也不特別的威爾,好吧,至少對於泰尼來說,威爾並沒有特別「特別」,畢竟這是整個故事發展很重要的關鍵點,沒講清楚故
事力道就整個弱掉了;又或是失去最好的朋友之後,突然對自己女朋友說「這世界是我最喜歡的人還是我的好朋友」會不會也未免太跳tone了吧。
嗯,或許YA小說畢竟是YA小說,是我認真了XD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