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庇里牛斯山的城堡》Slottet i Pyreneene (The Castle in the Pyrenees)
作者:喬斯坦.賈德 OSTEIN GAARDER
譯者:周全
出版社:木馬文化
出版日期:2011/01/13
三十年前,斯坦和蘇倫是一對人所稱羨的情侶。斯坦理性、嚴謹,蘇倫熱情而感性,感情如膠似漆的兩人,常常甜蜜地出遊。
兩人有次相偕前往山區旅遊,深夜開車時不小心撞倒一位披著紅披巾的中年婦女,兩人驚嚇之餘加速逃逸,但這次的意外卻已使兩人感情開始變調。
幾天後,兩人在森林中竟然再度遇見那位紅披巾婦人。這到底只是斯坦認為的「自然巧合」?還是蘇倫堅信的「來自彼世的啟示」?無論如何,兩人都嚇破了膽,不久之後就痛苦莫名地分手。
三十年後的一個夏天,兩人在當年分手的旅館不期然地重逢。這一次,他們相約用電郵把當年導致兩人分手的意外事件說清楚,沒想到,卻從此改變了兩人的生命……
《庇里牛斯山的城堡》是賈德暌違多年的最新力作。作家將關注的焦點從哲學的普遍性重新拉回到個體的獨特性,以兩個差異極大的戀人為主體,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為背景,一次離奇的車禍為核心,探討人世間最重要的議題:愛情、理性、信仰。這些議題,更能啟發讀者對生命的深思。
每次閱讀喬斯坦‧賈德的書,就是在享受一場與心靈對話的饗宴。
睽違數年,終於又等到賈德推出新作品。記得我第一本賈德的書就是《蘇菲的世界》,只是當時年紀還小,又是趕著在一天之內把整本英文版的《蘇菲的世界》K完,雖是囫圇吞棗的迅速翻完,但書中對生命的省思迄今仍令我印象深刻。
收到《庇里牛斯山的城堡》新書時,迫不及待的馬上拆開來看,映入眼簾的是頗具巧思的封皮,是可以整個揭開來的。
↑封皮的正面&反面
如
此的用心真的是太令人讚歎了,在《庇里牛斯山的城堡》中,作者交織了不少著名的景點,北歐壯觀的冰河、峽灣,就連對男女主角意義深重的「明達爾旅館」也都
是真有其地,至於書中男女主角駕車撞倒「披著粉紅色披巾的女子」的地點,實際上則是作者因超速駕駛而吃下一張罰單的地點。《庇里牛斯山的城堡》貼心的隨書
附上地圖急照片,讓讀者可以與書中人物一同身歷其境,對於書中故事更能感同身受。讓我們不得不讚嘆起譯者周全先生的用心,在翻譯的過程中,搜尋了許多資料,最後完稿時,更附上幾百個影音、圖像和地圖連結,儘管紙本書無法呈現多媒體版本的多元,但譯者的用心我們感受到了。
三
十年前,斯坦和蘇倫本是一對相愛甚深的戀人,斯坦冷靜而理性,蘇倫熱情而感性,這不禁讓我想起《理性與感性》中的艾蓮娜和瑪莉安,熱情而奔放卻天真得過了
頭的瑪莉安,時時需要會審慎思考的艾蓮娜在後頭拉一把,免得不小心一下子衝過頭。斯坦和蘇倫這對戀人也是類似的情形,患有躁鬱症的蘇倫,在兩人交往的期
間,時時會無緣無故的對生命感嘆,悲嘆著似水年華易逝易滅,斯坦就會在此時適時的拉她一把,或伴著她,或兩人一同出遊,在各地留下兩人共遊的身影,踏下瘋
狂的足跡。
斯
坦和蘇倫曾經做過最瘋狂的事,就是在哈當厄爾高原的那次探險高原,他們倆打定主意,想要嘗試幾個星期過著遠古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。他們搭乘火車進入山區,
他們的家當除了一口鍋子、一捲釣魚線、一把獵刀和兩盒火柴,唯一時空錯亂的是蘇倫帶去的一盒避孕藥。他們用鳥類骨頭改裝成釣魚用具,用羊骨頭製作魚鉤和廚
房用具,他們主動與世隔絕,聯袂置身在山間蒼穹之下。直到蘇倫的避孕藥只剩下四顆藥丸,意味著兩人共同度過了十七天的穴居生活。不過不諱言的是,家還是最
好的,當兩人回到溫暖的家中,幾乎有一天半的時間都無法離開床,而且彷彿深受時差之苦。
但總有一天我們都將擺脫這場嘉年華會中的各種面具和角色,
只草草留下幾樣道具,
直到它們也被掃出場外為止。」
「我們將會走出時間之外,
但現實與幻境,畢竟也不是那麼容易分辨得清楚的。
在
一九七六年的五月下旬,有天斯坦開車載蘇倫前往歐陸最大的冰河散心。但他們途中一時恍神,半夜在荒山湖畔高速撞倒了一位披著粉紅色披肩的婦人,結果六神無
主地兩人展開肇事逃逸之旅,輾轉來到冰河腳下的明達爾旅館避風頭。他們抱持「我倆沒有明天」的心情,用「完全豁出去」的態度苦中作樂。只是,儘管斯坦和蘇
倫兩人曾經共同擁有那麼美好的回憶,但仍不敵彼此愈演愈烈的分歧。
『我要等到親眼目睹之後才會相信它是真的。』」
「但這並不意謂,
我們看見了任何東西都必須信以為真。
有時我們至少應該在決定是否相信之前,
先擦亮自己的眼睛。」
「我們必須問問自己,
為什麼我們會被某件事或某個人愚弄擺布到這種地步。」
唯
物主義的斯坦堅持他們撞倒的「紅莓女」仍舊活得好好的,唯靈主義的蘇倫則堅信「紅莓女」是給予兩人的啟示,是來自彼世的啟示。終於,蘇倫發現,「當兩個人
躺在同一張床上彼此想念對方的時候,其痛苦的程度往往比遠隔重洋的相思還要來得強烈。」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,兩個人躺在同一張床上怎麼會彼此想念對方?當
對方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時,又怎麼會互相思念?說穿了就一點也不奇怪,曾經相愛的兩個人,當他們發現他們開始無法與對方相處,開始眷戀曾經擁有的那段美好
時光,而不再是眼前的這個人,說白了,彼此想念的其實不是「同在一張床的的對方」,而是「曾經讓我愛著的對方」。斯坦和蘇倫在撞倒紅莓女後,兩人的差異逐
漸浮現,兩人發現自己幾乎無法與對方溝通,受不了斯坦的冷淡的蘇倫於是在某天早晨搭上了火車,自此走出斯坦的生命。
從此分隔兩地的斯坦和蘇倫整整一年不通音訊,在數年後,各自嫁娶、生子,斯坦成為氣候學家兼大學教授,蘇倫則成為教師,在家相夫教子,整整三十年,曾經如此相愛的一對戀人形同陌路,直到二○○七年七月,兩人在當年的明達爾旅館意外重逢。
三十年後的相遇究竟是「命運的安排」,抑或是「純粹的巧合」,兩人對此爭論不休,雙方各自旁徵博引,從量子力學到超自然感應,從宇宙大爆炸追本溯源到物種
遺傳學,有神祕學、有氣候學,討論內容包羅萬象,為了駁倒對方,雙方各自搬出一套又一套的理論,看彼此爭鋒相對,真的很有意思。
其實「相信」這個概念,藉此表達出來的意思不過就是,我們認為其中一種可能性大於另外一種可能性。每個人有權決定各自的可能性,選擇各自的信仰。我是學科
學的,但我相信,「在這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,掌管著人世間的一切。」你可以將「一股力量」自由代換成任何名詞,於是出現了佛教的釋迦牟尼,基督教的上帝,
回教的阿拉,或是有些人口中的「科學」,這不是投機取巧的滑頭,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,每個人有權選擇各自的信仰,意見分歧並不是壞事,或許我們追根究底後
會發現想法其實殊途同歸,也或許南轅北轍,但那都只是表達各自想法的一環。
我一直都還記得,當我聽到「在這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,掌管著人世間的一切。」這樣幾乎一字不差的從別人口中說出來時,那種遇到知己又驚又喜的心情,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表達個人想法的方式,但唯有真正發自內心,從心靈層面上的彼此互相交流,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知己。
很多事情是無法勉強的,就像《向左走,向右走》中的總是向左走的男人,以及總是向右走的女人,照道理說應該是不可能相遇的,但當兩人繞行圓形的噴水池,不
可能相遇的兩個人還是相遇了。很多事情你不必刻意去改變,而事實上也無法改變,唯有在時機適當時,自然而然的,事情就會發生的。
時代在進步,科技的更新一日千里,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引以為傲的,網路的便利,咫尺天涯,資訊爆炸的時代來臨了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在我們這個時代理,的確充
滿了各式心靈上的盲目與精神上的貧乏。於是,請你跟我一起拿起《庇里牛斯山的城堡》,來一段知性與感性交織而成的心靈饗宴。
留言列表